English Version 旧版网站 OA 系统 Email 图书馆

  • 国音概况

    Introduction

    学校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 机构设置

    Department

    教学院系 党务部门 行政部门 研究机构 其他
  • 招生就业

    Enrollment&
    employment

    本科生招生 硕士研究生招生 博士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附中招生 考级 就业信息网
  • 国音师资

    Faculty

    师资概况 教学名师 博士生导师 特聘教授 师资队伍
  • 合作交流

    Cooperation

    国内交流 国外交流
  • 校园服务

    Service

    国音校历 校园地图 数字国音 国音邮箱 联系我们
E
  • 国音概况
    • 学校介绍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机构设置
    • 教学院系
    • 党务部门
    • 行政部门
    • 研究机构
    • 其他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硕士研究生招生
    • 博士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附中招生
    • 考级
    • 就业信息网
  • 国音师资
    • 师资概况
    • 教学名师
    • 博士生导师
    • 特聘教授
    • 师资队伍
  • 合作交流
    • 国内交流
    • 国外交流
  • 校园服务
    • 国音校历
    • 校园地图
    • 数字国音
    • 国音邮箱
    • 联系我们
  • 国音新闻

    News

  • 国音要闻
  • 媒体视角
  • 国音视界

喜报 | 我校张天彤教授被授予第九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时间:2023-12-07

来源:党委统战部 作者:杨玫

喜报 | 我校张天彤教授被授予第九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时间:2023-12-07

来源:党委统战部 作者:杨玫

2023年12月5日,第九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奖表彰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张天彤被授予“第九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张天彤,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她长期从事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音乐挖掘与整理、研究与教学、传承与传播工作。从2005年至今18年间,她持续关注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族传统音乐的存承状况。这期间,她多次前往生活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的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和达斡尔族聚居区,并穿梭往返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辽宁沈阳的锡伯族之间采风调研,采访了千余人次,被达斡尔族同胞亲切地称为“达斡尔姑娘”“达斡尔族的心上人”。

2016年至2018年间,张天彤大病初愈,就带领研究生团队前往上述地区从事文旅部委托的《中国少数民族濒危传统音乐抢救项目》,用规范的学术体例、高清的专业技术采访、录制了80余位民间歌手,总计625首曲目,素材资料300余小时。该项目的实施为这三个有语言无文字的人口较少民族留住了宝贵的不可复制的音乐遗产和历史文化记忆。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张天彤以虚心和真心深入每一个民族,尊重每一名受访者。

张天彤还注重培养来自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区的蒙古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朝鲜族、满族等少数民族音乐学人才,他们大部分来自农村和牧区。张天彤给予悉心指导,帮助他们在学习上克服专业基础差、汉语表达和汉文字书写能力弱等困难。

多年来,张天彤创造各种机会对外传播这些民族的音乐文化。自2013年4月起,她先后在中国音乐学院、国家大剧院策划主持举办歌舞展演、民歌讲唱会,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和好评,成就了这几个民族在其文化发展史上很多个“第一次”。

张天彤还立足当代田野,审视北方人口较少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与当下,不断挖掘其音乐文化共性形成的原因、动力和存在的问题,从民众的现实音乐生活出发,从学术理论上寻找依据和支撑,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张天彤担任学校声乐歌剧系(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党总支书记期间,积极组织与故宫博物院第四党总支的结对共建党日活动,并担任主讲,以故宫所藏索伦部文物为线索讲述北方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背景,并从民族的地理分布、生产生活方式、语言习俗等方面介绍了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使党员同志们更真切感受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

自2019年开始,张天彤受聘担任学生社团“新山歌社”指导教师,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走校园,面对面给学生们传授各地各民族民歌。活动中邀请了扎格达苏荣(蒙古族)、乌日娜(鄂温克族)、伊丹扎布(蒙古族)、黄道英(白族)、苏平(撒拉族)等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在教授民歌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们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和文化间的彼此尊重,增进了民族团结。

多年来,张天彤把双脚扎进泥土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汗水挥洒在北方广袤的草原上、森林里,将民族团结之光播撒在同胞们的心田里。先后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每日电讯》《民族画报》《中国民族报》以及光明网等多家媒体对张天彤进行了深度报导并转刊到学习强国平台,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张天彤以实际行动,几十年如一日抢救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加强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化了民族团结,推进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其他新闻

  • 05 2023.12

    党委书记王旭东参加教育学院2023级本科班 “大学生职业规划”主题班会

  • 08 2023.12

    中国音乐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教师社会实践团队赴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开展联学活动

Copyright © 中国音乐学院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91 | 京ICP备:13044071号-4号  Site Designed by MONOKEROS
地址:北京朝阳区安翔路一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87561 传真:010-64874646
新浪
微博
官方
微信
新浪
微博
官方
微信

Copyright © 中国音乐学院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91

京ICP备:13044071号-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