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2-28
来源:现代教育报
现代教育报:首都高校师生线上跑好 “信心接力赛”!
时间:2020-02-28
来源:现代教育报
停课不停学期间,首都高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线上教育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在家写论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爱心助学不间断……抗击疫情有担当,教书育人有新意。一个个特色活动是首都高校和师生们不忘初心、迎难而上,线上跑好“信心接力赛”的生动写照。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在家写论文导师来支招
疫情防控期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导师们充分利用视频会议、微信、QQ等网络平台与通讯手段,对研究生进行论文写作及研究工作线上指导,确保学位论文质量与进度,推进学术研究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杨峻岭、张秀荣、王燕晓等通过在线语音视频等形式进行对研究生的培养,包括督促学生阅读书目、论文指导,并通过电子版对论文进行修改及批注。
工程技术学院的罗云教授与裴晶晶老师共同组建了疫情分析研究小组,除了关注“确诊数”“死亡数”等指标,还制定了一些具有多维度、无量纲性的相对指标,帮助大家科学、全面地掌握疫情发展形势。自2020年1月28日以来,疫情分析研究小组总共收集数据近万条,处理数据2000次以上,输出数据2000余条,输出图表200余个。
经济管理学院高湘昀老师虽不能返校,但利用学校的VPN、网络检索等途径及时跟踪最新科研成果,通过建立讨论群,与学生分享最新前沿成果,指导下一步的完善方向。对刚开启半年研究生生涯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远程讨论。
华北电力大学
停课不停助爱心暖学子
疫情发生后,华北电力大学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资助保障工作,开通24小时资助支持热线,利用微信公众号在线回复功能,及时受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申请。
学校研究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资助工作方案,立足于学生所需所盼,实施疫情严重地区专项资助、疫情防控应急资助、在线学习专项流量资助、留校困难学生保障资助四类资助项目。
此外,学校还建立疫情防控学生资助专项基金,累计投入近140万元,实现了疫情防控学生资助的三个“全覆盖”。共资助全校6800余名学生,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建档立卡学生的全覆盖资助。对湖北等疫情重点地区的学生,学校根据学生家庭经济实际状况,给予500元—2000元/人的资助,实现了湖北学生的全覆盖资助。对全国范围内学生本人或直系亲属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给予3000元/人资助,实现了患病学生的全覆盖。
停课不停学期间,学校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建档立卡学生100—150元/人流量补助,保障学生正常在线学习需要。可再生能源学院的孔同学每月手机流量不多,对线上教学一直很担忧,当她收到流量专项资助之后,购买了合适的流量包,再不用为上网课担心了,她向辅导员表达了对学校的感谢。
中国政法大学
云聊E课堂师生收获多
随着2月25日贾娜琳捷老师的直播结束,中国政法大学第一季“师生云聊E课堂”活动圆满收官。从2月14日至25日,每晚20:00—21:00,中国政法大学都会在定制版学习通APP上,开展“师生云聊E课堂”活动。
“老师好幽默”“老师超棒,祝老师节日快乐”“内心的迷茫感被驱散了,非常感谢老师”……从第一期直播开始,该活动就收获了学生们满满的肯定和支持,每次线上活动都是其乐融融。
“师生云聊E课堂”活动区别于专业课程学习,主要以做好心理辅导,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聚焦于普及疫情防护知识、心理健康教育、经典名著名篇赏析等内容。教师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每日1小时为学生带去一份心灵陪伴。
活动一经推出,教师志愿者们尤其是教师党员踊跃报名,挑战“主播”岗位。在线上授课时,老师们不仅要重新制作PPT,还要从头学习直播平台的交互方式,更要承担起直播过程中有可能的表现不佳效果不佳等问题。对此,老师们说,疫情当前,只要学生需要我,我就上,一切为了学生。
中国音乐学院
云聊E课堂师生收获多
随着2月25日贾娜琳捷老师的直播结束,中国政法大学第一季“师生云聊E课堂”活动圆满收官。从2月14日至25日,每晚20:00—21:00,中国政法大学都会在定制版学习通APP上,开展“师生云聊E课堂”活动。
“老师好幽默”“老师超棒,祝老师节日快乐”“内心的迷茫感被驱散了,非常感谢老师”……从第一期直播开始,该活动就收获了学生们满满的肯定和支持,每次线上活动都是其乐融融。
“师生云聊E课堂”活动区别于专业课程学习,主要以做好心理辅导,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聚焦于普及疫情防护知识、心理健康教育、经典名著名篇赏析等内容。教师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每日1小时为学生带去一份心灵陪伴。
活动一经推出,教师志愿者们尤其是教师党员踊跃报名,挑战“主播”岗位。在线上授课时,老师们不仅要重新制作PPT,还要从头学习直播平台的交互方式,更要承担起直播过程中有可能的表现不佳效果不佳等问题。对此,老师们说,疫情当前,只要学生需要我,我就上,一切为了学生。
首都体育学院
百门课程新上线师生尝鲜“云训练”
2月24日,首都体育学院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正式开课,160门针对本科生、研究生的课程上线,2434名本科生、研究生在“云教室”“云训练场”开学开练。对于这种“异于往常”的教与学方式,师与生在感受新奇之余,更是对教与学方式的拓展,对教育教学内涵的延展,有了更多的体悟。
教师感悟
韦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计算机与统计学教研室):新学期第一堂课,我综合使用共享屏幕直播、学生借助慕课辅助实际操作以及实时互动提问、答疑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并通过布置课堂练习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线教学虽然增加了教师备课和学生准备的工作量,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这个过程也客观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学生感悟
万佳煊(体育教育训练学院2018级体教专业):对于这个上课的新模式,我起初有很多疑惑:老师如何做到对我们的监督、上课的方式问题、对于同学有疑惑的问题,老师如何解答……当然这些疑惑都在我经历了第一天的线上学习后消除了。在教学中,老师每说一个动作,都会让我们实时录下小视频发到微信群中,老师讲完理论知识后还会再以问题的形式考察我们,并留下当天的理论作业。
北京农学院
教师挑战“主播”557道美味“菜”
新学期开课后,北京农学院的老师们按时上线,用自己的方式与身处各地的学生们见面、授课。据了解,这学期学校共有557门课程实施远程教学,所有课程都建立了包括任课教师和选课学生在内的课程微信群。有259门课程通过学校的课程中心平台开展远程教学,221门课程通过课程中心平台和其他平台结合的方式开展远程教学……
学校教务处还为教师们搭建了线上教学问题讨论群,所有任课教师入群,实时在线讨论网络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交流经验和心得体会。这个微信群已成为近三周学校老师手机里最火爆的群。无限次回访和强大的数据统计功能,让老师们欣喜不已,纷纷表示将来回归正常教学后,也要将网络教学融入其中。
除了课程中心,学校还有77门课程通过“爱课程”“大学慕课”“好视通”“钉钉”等平台授课。经济管理学院在开课前专门为老师们统一购买了高清摄像头。其他学院也利用学校的“课程中心”平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利用“钉钉”平台开展网络直播教学工作。新的教学形式让老师们纷纷“解锁”新技能,当起了“网络主播”,看到多才多艺的老师,体会独特而又新奇的教学之旅,学生们也纷纷直呼过瘾。
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