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旧版网站 OA 系统 Email 图书馆

  • 国音概况

    Introduction

    学校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 机构设置

    Department

    教学院系 党务部门 行政部门 研究机构 其他
  • 招生就业

    Enrollment&
    employment

    本科生招生 硕士研究生招生 博士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附中招生 考级 就业信息网
  • 国音师资

    Faculty

    师资概况 教学名师 博士生导师 特聘教授 师资队伍
  • 合作交流

    Cooperation

    国内交流 国外交流
  • 校园服务

    Service

    国音校历 校园地图 数字国音 国音邮箱 联系我们
E
  • 国音概况
    • 学校介绍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机构设置
    • 教学院系
    • 党务部门
    • 行政部门
    • 研究机构
    • 其他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硕士研究生招生
    • 博士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附中招生
    • 考级
    • 就业信息网
  • 国音师资
    • 师资概况
    • 教学名师
    • 博士生导师
    • 特聘教授
    • 师资队伍
  • 合作交流
    • 国内交流
    • 国外交流
  • 校园服务
    • 国音校历
    • 校园地图
    • 数字国音
    • 国音邮箱
    • 联系我们
  • 国音资讯

    国音资讯

  • 国音时讯
  • 学术空间

喜报 | 作曲系本科生范隽歌在国际作曲比赛中喜获佳绩

时间:2025-03-04

来源:作曲系 作者:王雪薇

喜报 | 作曲系本科生范隽歌在国际作曲比赛中喜获佳绩

时间:2025-03-04

来源:作曲系 作者:王雪薇

近日,2025年俄罗斯“作曲家”国际作曲比赛落下帷幕,我校作曲系2024级本科生范隽歌创作的艺术歌曲《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荣获此次比赛一等奖,指导教师王东旭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俄罗斯“作曲家”国际作曲比赛由莫斯科“艺术胜利”国际创意和人才支持中心主办(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й центр поддержки творчества и талантов «ART VICTORY»)。共设立作曲、编曲、即兴创作等六个奖项,并由专业评审团对作品进行评分与点评。自2020年创办成立以来,该比赛组织以其公正、透明和专业性而闻名,评审团成员来自包括俄罗斯、中国、美国、德国、比利时、挪威、瑞典、芬兰、奥地利等国著名音乐家。

范隽歌的参赛作品《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选取北宋诗人晏殊之词,以诗词设定音乐结构。全曲以六声音阶作为音高基础,结合双调式、色彩性和声、调式外音,塑造丰富、深远的音乐意象。在音色上,探索长笛、钢琴与人声的多种表现方式,表达出诗词中凝结的离愁别绪和时空阻隔的悲伤之情,完成从古典诗词意境到现代音乐表达的创造性转化。

评委会给予了作品高度评价,称该作品“是一个结合了诗词与音乐的综合性艺术创作,包含了丰富的音乐变化和与诗歌情感相契合的音乐表达。钢琴的多声部织体新鲜而饱满,人声与长笛的柔和结合,以及旋律中巧妙使用的花腔写法都非常成功。乐器部分的复杂化以及声乐旋律幅度的增加扩展了音乐表现空间”。

(评审团评语)

此次,范隽歌同学在国际比赛中斩获佳绩,不仅展现了学生卓越的创作能力,更彰显了作曲系在培养高素质、高层次音乐创作人才方面的显著成效。未来,作曲系将继续紧扣新时代艺术教育的使命,秉持精益求精的教学理念,致力于培养更多兼具深厚专业素养与国际视野的优秀作曲人才,为中国当代音乐创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学术活力!

范隽歌,共青团员,2006年出生于山西省太原市。四岁起开始学习钢琴,2016年跟随朱赫老师学习作曲,2018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作曲专业。在校期间曾荣获二等奖学金,并先后获得2022俄罗斯留声机音乐作曲比赛铜奖;2024法国Opus Artis Paris国际作曲比赛二等奖。2024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王东旭副教授。在校期间参与中国音乐学院60周年校庆工作,获评为校庆优秀志愿者。在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取得三等奖。

王东旭,作曲专业博士,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先后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师从于阮昆申、秦文琛教授。近年来其作品多次入选文旅部“时代交响”创作扶持计划,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人才资助项目”,参与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艺术资助项目”的音乐创作。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内外作曲奖项,主要包括:新加坡国际华乐作曲比赛“青年作曲家”奖;美国普林斯顿中国音乐节国际作曲比赛三等奖;全国青少年民族管弦乐优秀展演作品等。与新加坡华乐团、中央民族乐团、重庆民族乐团、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交响乐团、兰州交响乐团等多家乐团多次合作。交响乐作品《待云雾散去》《漠上行》《消逝的白鲸》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室内乐作品《桃源问津》《跳跃与聚合》获批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由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德国朔特音乐集团联合出版。教学方面曾获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

祝贺获奖师生!



其他新闻

  • 03 2025.03

    宣传部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集中观看纪录电影《您的声音》并交流学习感受

  • 05 2025.03

    党院办党支部召开支部理论学习会议并部署新学期工作

Copyright © 中国音乐学院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91 | 京ICP备:13044071号-4号  Site Designed by MONOKEROS
地址:北京朝阳区安翔路一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87561 传真:010-64874646
新浪
微博
官方
微信
新浪
微博
官方
微信

Copyright © 中国音乐学院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91

京ICP备:13044071号-4号